正观快评:研究生“录而不读”,是考研目的异化的必然-9479威尼斯




正观快评:研究生“录而不读”,是考研目的异化的必然

近年来,考研“上岸”难度逐年增加,但是研究生“录而不读”现象却屡见不鲜。

2019年,苏州大学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,经学校审议,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。2022年,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威尼斯886699官网公示该校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,引发热议。(7月5日《科技日报》)

好不容易考上又不去读,放弃学业的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?一些学生因为生活困难、突患疾病、遭遇家庭变故等不可控因素,不得不放弃深造计划,的确令人惋惜。

然而,当下研究生大规模“录而不读”,其实是考研目的异化的必然。许多学生把考研当成就业的一个选项,在考研的同时做着两手准备,一旦找到心仪的工作,或是对录取院校、专业不满意,便轻易放弃读研、拒绝入学。无论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而考研,还是为了好工作而放弃读研,其深层动机都与研究生学习本该致力于学术深造的初衷相违背。

把考研当作“退路”,录取后以各种理由弃读,这样做不仅挡住了那些处于成绩边缘被刷下的考研生的前路、出路,还坑苦了那些满心期许的专业导师们,于个人寒窗苦读的青春时光而言,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辜负。

更何况,考生在临入学之际“放鸽子”,高校投入资源和招生指标都会浪费,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效率和社会公平,还把学生个人信用、学校教学质量和声誉置于危地。考生可以“来年再战”,入学机会、资源声望却易气泄针芒,断然没有一次次重来的底气。

“录而不读”现象成因复杂,意义深刻,其背后还暴露出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,科学灵活地调整招生计划和补录机制。简单说,如果有人“录而不读”,就可以按照综合成绩向下顺延,直至招满符合条件的指标。只有制度动起来,做到瞻前顾后,由此及彼,招考双选才能变得有进有退,取舍自如。

在此基础上,可以通过更加细致的审核材料、面试或采用其他评估方式来判断考生的适应性,从而降低录取后放弃入学或入学后再退学的风险。同时,提供必要的帮助,为一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,尽量避免学生放弃入学或退学。

选择影响未来,大学生考前要想清楚,考上了也要想清楚。“学而优则仕”是很现实的问题,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时,学生理应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。

然而,考研、读研需要的是更纯粹的动机,需要学生知晓读书研学的真正含义。在这一点上,不应以割裂学业与事业、区别“芝麻”与“西瓜”的短视目光看待。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值得珍视,是否放弃需三思而后行。

“良禽择木而栖”,我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考虑与选择,但也希望研究生录取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双向奔赴,“录而不读”的概率能够低一点、再低一点。(正观评论员 韩静)

(黄河评论信箱:zghhpl@163.com)

网站地图